班组建设简介
班组建设就是通过导入方法、模式和工具,提升员工素质,夯实企业管理基础的一个持续改善过程。通过这个过程使班组成为规范、高效的作业单元,最终带来企业安全、质量、成本、效率的改善或提升。
所谓企业班组建设,是指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,在班组内部进行班组文化建设、学习制度及工作制度等的建设,最大限度的调动班组成员生产的积极性、创造性,提高班组成员的生产工作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活动过程。
在班组里充分使用现场的管理工具,把班组打造成规范化的最小组织单位。通过现场管理工具运用,使班组的质量(Q-Quality)、成本(C-Cost)、交货期(D-Delivery)、产量(P-Production)、安全(S-Safety)、士气、劳动情绪(M—Morale)全面提升。
班组建设的内容
班组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的一级管理组织,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,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。全面加强班组建设,实现班组管理的科学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,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。班组建设具体内容是实现‘实现三个一工程’理清了基层班组建设的管理思路,做到管理有抓手:
? 制定一套评估体系,对于班组我们可以实施“卓越班组”“特色班组”“达标班组”“不合格班组”等评估的思路,并建立相应的方法和依据。
? 配置一本工作手册,包含内容:员工行为规范管理办法,岗位职责说明书,奖惩制度等;
? 搭建一个员工管理平台,班组日常管理记录、安全生产存在问题整改记录、班组特色文化活动记录、班组文化活动图片档案、月度思维创新提案申报书、绩效管理沟通记录;并建立班组园地、员工之家等承载班组建设的内容。
如何进行管理
? 选配好政治、业务素质高、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班组长,工会小组长。选配好班组8大员:安全员、宣传员、技术培训员、材料备品员、经济核算员、生活管理员、工具保管员、考勤员。制定各自的工作职责,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法,明确班组长负责制,形成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组集体领导管理体系。
? 开展班组达标升级竞赛,引导班组岗位“创新、创效、创优”,进而推进企业精细化管理,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基础管理上台阶、生产经营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。
? 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。要制定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,如质量管理、目标管理、考勤制度等,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、任务、作业程序等。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,使班组的基础工作做到工作内容指标化、工作要求标准化、工作步骤程序化、工作考核数据化、工作管理系统化。
? 抓班组硬件建设。加强班组的硬件建设,可以直接让员工看到企业对班组建设的投入,亲身体验“职工之家”的整洁、舒适、温馨,不仅能使广大职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,更好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,也会促使职工革除掉许多不良习惯,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使企业实现用环境留人的目的,培养提高班组长素质。
建设卓越班组的意义
●使生产一线班组长认识到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;
●学会运用班前预测、班中控制、班后掌握的技巧有效地防范、控制与解决问题;
●使班组长系统掌握提升产能效率的技巧,有效完成工作任务、达成客户交期;
●使班组长掌握卓越的质量意识,并掌握零缺点手法,以降低质量异常,提高产品优良率;
●使班组长系统掌握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方法,快速解决现场的冲突和异常;
●帮助班组长掌握教导、培育员工的方法,全面提升员工素养与技能;
●使班组长掌握有效沟通、高效激励的技巧,从而使班组团队更具有战斗力;
●帮助班组长系统掌握辅助上司、带领部属的有效方法,发挥班组长承上启下的功效。
注意事项及要求
1、制定好班组建设的总体目标
2、选配好班组建设的组织者
3、努力提高职工对班组建设工作的认识
4、建立健全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
5、认真贯彻落实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
6、定期对班组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分析